学区房是每个家长心中的一个结。但是,学区房是怎么来的?学区房的价值在哪里?有没有必要买学区房?房就近人学政策催生了中国学区房的出现。作为教育改革的成果之一,就近人学政策最初的目的是控制“条子生”“择校生”“共建生”等生源,最大限度地保证各个学校附近的学生享受教育公平。不曾想,就近入学政策的出台却引发了抢占教育资源的热潮,也让学区房变了质。学区房房价飙升的一个原因是炒房。为什么北京一个破旧的小学学区房能卖到30万元/平方米?为什么还有一堆人抢着买一个老胡同的过道学区房?学区房不仅仅是一张让孩子人读附近学校的通行证,也是日后通过房产转让获得几倍利润的投资机会。
学区房房价一路飙升的另一个原因是学校的直升制度。以北京市的学区房为例,西城区学区房价格通常比教育资源很好的海淀区学区房还要高,为什么?因为在西城区买一套直升学区房,就意味着孩子从小学到高中可以读全北京最棒的学校。相比之下,孩子想要进人海淀区顶尖的高中就读,变数就多了,除了在校学习可能还需要在课外恶补奥数和英语,考取更高的分数。海淀区学区房的光环减弱,价格就会低一些,但是和其他区域的学区房相比,海淀区依然能笑傲江湖。可以说,教育资源分配的马太效应加剧了学区房的恶性发展。
优质教育资源过度集聚使得好学校越来越好,坏学校越来越差,家长势必更加纠结于买不买学区房。如果决定购买和持有学区房,大家要注意以下几点。在孩子人读对应学区的学校之后把房子卖掉时,孩子不需要转学。但购买你所持有的学区房的人会受影响,因为有的地方强制要求“6年一个学位”——最近6年内只要有人占用过这套学区房的唯一上学名额,那么买了这套学区房无法获得一个新的名额。买房者在买学区房之前务必做好调研,比如,提前去派出所户籍室查询一下该套房子的学籍和户口是否被占用。
卖房者更要算清楚这笔账,如果自家孩子刚就近人学不久就想把房子脱手变现,那么因为这条限制也卖不出好价格。如果大家未来准备送孩子出国念大学,就不用考虑学区房的问题了,因为私立学校和国际学校对户籍和学籍往往没有强制要求。另外,受生源人数的影响,每所学校每年都会适当调整招生区域,这势必会影响到有就近人学需求的买房者,家长们要做好资料搜集准备和备选方案。我建议买房者在考察房源之前,前往教育部门了解清楚是否会出现学区重新划分的情形。位于两个学区交界线附近的房产持有者要更加当心,如果原本的名校学区调整为一个普通学区,就会导致花高价买房而孩子无法上名校的尴尬情况。